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2
蓝光处理通过抑制乙烯生物合成、淀粉降解和细胞壁代谢延缓猕猴桃采后成熟
Blue light treatment delays postharvest ripening of kiwifruit by suppressing ethylene biosynthesis, starch degradation, and cell wall metabolism(文献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猕猴桃是一种重要的水果资源,因其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然而,猕猴桃采后成熟软化迅速,对乙烯敏感,常温下易腐烂,不易储存。
果实质地检测仪器:美国FTC, TMS-Pro质构仪(ENS系列国产质构仪可选)
研究结果:
1、蓝光处理显著延缓了猕猴桃采后成熟软化进程,果实硬度下降速度减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速度放缓。
2、蓝光处理显著抑制了猕猴桃果实乙烯的生物合成,乙烯释放量明显降低。
3、蓝光处理还抑制了淀粉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淀粉降解速度减慢,可溶性糖积累速度放缓。
4、蓝光处理同时影响了细胞壁代谢,细胞壁成分和结构的变化可能也参与了成熟软化进程的调控。
研究意义:
本研究揭示了蓝光处理在猕猴桃采后保鲜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机制。通过抑制乙烯生物合成、淀粉降解和细胞壁代谢,蓝光处理能够延缓猕猴桃采后成熟软化进程,延长果实的货架期,减少因腐烂造成的损失。这一发现不仅为猕猴桃采后保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易腐烂水果的保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上一篇: 不同杂粮粉对红薯粉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 美国FTC质构仪用于止血海绵物理性能检测
扫一扫 微信咨询
© 2019 食品物性分析网-进口美国FTC质构仪-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www.texturetest.com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