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2
摘要:为了获得榨菜缩短茎的最佳切割要素组合,在TMS-Pro质构仪上开展榨菜缩短茎切割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最大切割力和平均切割力为试验指标,探究刀刃类型、滑切角度、切割速度、切割方式对榨菜缩短茎切割过程中切割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切角度对最大切割力和平均切割力影响显著(P<0.05),刀刃类型对平均切割力影响显著(P<0.05),锯齿刃比光刃省力。为有效降低最大切割力和平均切割力,榨菜缩短茎切割的参数宜确定为锯齿刃,滑切角度20°,切割速度80 mm·min-1。此时,最大切割力为86.2 N,平均切割力为53.1 N。研究结果可为榨菜收获机的切割装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榨菜;力学特性;缩短茎;切割;
摘要:针对油茶果破壳后茶籽、茶壳不易清选的问题,为探索弹簧压缩针插壳式油茶籽壳清选方法的可行性,探究了茶籽与茶壳在不同穿刺深度和不同穿刺部位条件下的穿刺力学特性,以及不同弹力下的弹簧压缩针对茶籽与茶壳插取效果的影响。穿刺力学特性试验选用含水率在55%~65%之间的赣无系列油茶鲜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是装有单根穿刺针的质构仪,研究了不同穿刺深度(1 mm、1.5 mm、2 mm)和不同穿刺部位(茶壳内、外侧的头部、腰部、尾部;茶籽的内侧、外侧)对茶籽与茶壳的穿刺力以及被插取效果的影响。插取试验采用自制弹簧压缩针对油茶鲜果的茶籽与茶壳进行插取实验,研究不同弹簧压缩力(8 N、10 N、12 N)的弹簧压缩针对茶籽与茶壳插取效果的影响。穿刺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油茶鲜果茶壳的刺破力小于其茶籽,更易于被弹簧压缩针插取;茶壳最大穿刺力位于茶壳内侧头部,茶籽最小穿刺力位于其内侧;茶壳最大穿刺力位置的穿刺力平均值小于茶籽最小穿刺力位置的穿刺力平均值;穿刺深度在2 mm时,茶壳被插取效果最佳。插取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3压缩行程时弹簧压缩力为10 N的弹簧压缩针插取油茶鲜果籽壳时,茶壳被插取率为98%,茶籽被插取率为2%。弹簧压缩针插壳式油茶籽壳清选方法可行。以上研究结果将为针辊插壳式油茶籽壳清选装置选取弹簧压缩针弹力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茶籽;茶壳;穿刺力学特性;弹簧压缩针;插取效果;
摘要:该研究以传统潮式卤水的加工工艺烹调卤肉,使用多种香辛料、调味料加入糖色熬制出潮式卤水。以标准化的潮式卤水为介质,对一定规格的猪肉进行卤制,研究其卤制时长与卤制温度的相关性。采用感官评定和质构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潮式卤肉在80℃下,卤制25 min时,其肉质硬度最低、口感佳、感官评分最高。 关键词:卤肉;潮式卤水;加工工艺;感官评定;质构分析;
摘要:以pH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为指标确定鱼肉的成熟时间,以持水性确定鱼肉的斩拌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魔芋胶、食盐、鸡蛋清、复合磷酸盐对鱼糜藕夹夹馅黏结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魔芋胶0.15%,食盐1.9%,鸡蛋清15%,复合磷酸盐0.4%,在此条件下,鱼糜的黏结性为0.588 g·cm,感官评分为88.34,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速冻鱼糜藕夹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藕夹;鲢鱼鱼糜;黏结性;感官评分;响应面;
摘要:为改善低盐罗非鱼鱼糜的凝胶特性,该实验以冷冻罗非鱼片为原料,对微波-超声波联用辅助低盐热诱导凝胶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根据所得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20 W,超声功率330 W,处理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为(403.30±15.91) g·cm、持水性为87.88%、白度为81.76,分别比传统1.5%(质量分数)NaCl处理组提高了63.62%、10.54%及5.76%。与其他不同加热方式处理对比,微波-超声波作用下低盐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及全质构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通过扫描电镜发现微波-超声波处理组的凝胶结构最为均匀致密,表面平整光滑,更有利于提升鱼糜的质构特性。因此,复合物理场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罗非鱼鱼糜的凝胶性质,还能有效降低钠盐的摄入量,对后期新能源低钠盐淡水鱼鱼糜制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罗非鱼;鱼糜;低盐;微波;超声波;凝胶特性;响应面分析;
摘要:目的优化锅包肉炸制工艺。方法以质构、色差、理化、感官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查淀粉种类、初炸温度、初炸时间、复炸温度、复炸时间对锅包肉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锅包肉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各影响因素对锅包肉的影响顺序为:复炸温度>初炸时间>初炸温度>复炸时间,初炸温度与复炸温度、初炸温度与复炸时间、初炸时间与复炸温度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分的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马铃薯淀粉,通过初油炸温度175℃、初炸时间100 s、复炸温度210℃、复炸时间50 s,在此条件下油炸锅包肉颜色均匀金黄、香气浓郁、软硬适中、具有良好的脆性和感官品质,感官评分为98.40分。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具有可行性,可为锅包肉的工业化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锅包肉;油炸;工艺优化;响应面法;
摘要:醉虾是一类生食菜肴,特色调味工艺赋予了醉虾独特的风味,为提高四川醉虾的食用品质与延长其保藏期,以感官品质、硬度、弹性、咀嚼性、色泽、菌落总数为主要指标,研究醉制温度对四川醉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可延缓醉虾感官品质的下降,5℃温度条件下制作的醉虾在各时间点的感官品质优于其他样品,在醉制1 h时综合感官品质最佳。在3 h内,随着醉制时间的延长,醉虾的硬度、弹性、咀嚼性指标值呈下降趋势,L*、a*、b*值均在增加,在25℃温度下,醉虾的菌落总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在5℃和15℃条件下,醉虾的菌落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低温有效延缓了四川醉虾的质地品质、色泽的劣化,菌落总数降低,温度越低抑制作用越明显,低温对醉虾的品质产生积极作用,醉虾的品质指标与感官评价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四川醉虾的加工保藏及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四川醉虾;温度;品质影响;调味;质构;
摘要:为探究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的食用品质和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本实验以添加黄酒、木瓜酒、啤酒和混合酒烹制的红烧肉为研究对象,运用低场核磁共振仪(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和质构仪、卡路里量热仪等检测红烧肉食用品质、质构特性、营养成分和内部水分弛豫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通过感官评价得知,黄酒组的红烧肉整体可接受度较高;而木瓜酒组红烧肉的脂肪、蛋白质和卡路里含量数值最高,分别为51.95、38.55 g/100 g和623.50 kcal/100 g;啤酒组的水分含量最高,含量高达31.55 g/100 g;黄酒组红烧肉的硬度和剪切力值最低,分别为31.54和2.06 N,肉样达到理想口感和嫩度;黄酒组的L*(亮度)值和a*(红度)值较高,色泽更加红亮。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发现,啤酒组的弛豫时间T21最短,水与底物结合更紧密,不容易流失,木瓜酒组的弛豫时间T22最长以及峰面积T22最大,红烧肉中的自由水含量最高。综上所述,烹制红烧肉过程中添加黄酒烹制的红烧肉成品各方面综合最佳,其次为混合酒(黄酒+啤酒)组效果次之。该研究结果为红烧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探究酒对中华传统菜肴质地、滋味的影响机制提供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酒;红烧肉;水分迁移;质构特性;食用品质;
摘要:以塔尔米、山楂及糙米为主要原料制作塔尔米饼干,并通过抗氧化实验和果蝇实验评价塔尔米饼干的抗氧化活性及降糖作用。以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为指标,研究原料的粗细度对饼干的影响;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感官评分上述四项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塔尔米饼干的最优配方;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评价塔尔米饼干的抗氧化能力;以果蝇为实验动物,建立高糖诱导的果蝇Ⅱ型糖尿病模型,并以总蛋白、甘油三酯、海藻糖含量为考察指标,分析塔尔米饼干对果蝇模型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的粗细度为80目时,制得饼干的弹性、硬度、脆性及感官评价均优于40和60目;塔尔米饼干的最优配方为:塔尔米粉60%、山楂粉10%、糙米粉10%,在此条件下塔尔米饼干的综合评分为73.33±6.24分,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2.22±0.12 mg/mL,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3.84±0.40 mg/mL;当塔尔米饼干溶液浓度为10 m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0.74±0.02,三者均优于普通饼干,弱于阳性对照VC,表明塔尔米饼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果蝇实验得出塔尔米饼干对高糖诱导的果蝇Ⅱ型糖尿病模型的总蛋白含量、甘油三脂含量及海藻糖的含量的都有显著降低的作用,塔尔米饼干具有降糖的功效。 关键词:塔尔米饼干;抗氧化活性;高糖诱导的果蝇Ⅱ型糖尿病模型;降糖作用;
摘要:研究不同颗粒度的葡萄叶粉对面条感官、TPA质构、断条率、吸水率的影响,并且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随着葡萄叶粉颗粒度增加,面条的吸水率先下降后增加,在75μm时最低;硬度、弹性、咀嚼性均先增加后降低,且都在75μm时达到最高值;此外,葡萄叶粉颗粒度在75μm时,葡萄叶面条感官评分最高,模糊综合评价最好。 关键词:葡萄叶粉;颗粒度;面条;品质;
摘要:紫胶树脂作为一种由脂肪酸和倍半萜烯酸构成的齐聚物,分子量仅有1000左右,并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但材料力学性质较差。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引入分子量更大的天然高分子明胶作为力学性质,以及生物相容性增强因子来改变紫胶树脂基质材料。在本研究中,利用冰冻聚合法成功制备了两相共混均匀的紫胶树脂/明胶复合功能泡沫,并且泡沫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在三维组织培养等生物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可降解;明胶;紫胶;泡沫材料;
摘要:为探究猕猴桃果实采后淀粉降解规律,本试验以红阳(HY)和翠玉(CY)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采后淀粉含量变化以及淀粉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猕猴桃采后25℃贮藏过程中,HY猕猴桃果实硬度迅速下降并伴随出现乙烯跃变,CY果实硬度缓慢下降但并未出现乙烯释放高峰。2个品种猕猴桃果实的淀粉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个品种猕猴桃果实淀粉粒表面的光滑球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和破碎,说明淀粉存在酶促降解。同时,HY猕猴桃果实贮藏后期的乙烯释放速率极显著高于CY猕猴桃(P<0.001)。HY猕猴桃果实外果肉中淀粉含量在贮藏前期(0~2 d)极显著高于CY猕猴桃(P<0.01),但在贮藏后期(8~12 d)极显著低于CY猕猴桃(P<0.001);HY猕猴桃果实果心中淀粉含量在贮藏前期(2~4 d)与CY猕猴桃无显著差异,但在贮藏后期(6~12 d)极显著低于CY猕猴桃(P<0.00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猕猴桃果实采后淀粉降解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不同品种;猕猴桃;采后贮藏;淀粉降解;
摘要:研究毛尖绿茶浸提液的最佳制备条件及添加量对茶酸乳品质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5 g/mL、70 ℃超声辅助提取50 min时,毛尖绿茶浸提液的茶多酚含量高达151.6 mg/g。绿茶酸乳持水力随茶浸提液的添加先上升后下降,当绿茶浸提液添加量为4%时持水力最高,达到49.13%;活菌数在绿茶浸提液添加量为16%时显著增加,达到2.23×10~8 cfu/mL;酸度与pH值未见显著差异。茶酸乳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随绿茶浸提液的添加呈现上升趋势,在绿茶浸提液添加量为16%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87.94%、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达88.81%。研究结果可为功能性食品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益生菌;毛尖绿茶;茶酸乳;抗氧化;
摘要:为了获得卡拉胶延长鱼腥草货架期的生理机制,分析了卡拉胶处理后的鱼腥草在1℃下的储藏过程中的重量损失率、腐烂程度、食用品质、褐变程度、顶空气体成分、硬度、总的可溶性固体含量、可滴定酸、V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嗜温菌菌落数、酵母菌和霉菌菌落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卡拉胶减缓了鱼腥草重量损失率、腐烂程度、多酚氧化酶活性、嗜温菌菌落数、酵母菌和霉菌菌落数的增加,减缓了食用品质、呼吸速率、总的可溶性固体含量、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和对照样品相比,经2.0%的卡拉胶水溶液处理30min后的鱼腥草,货架期能延长6天。 关键词:鱼腥草;货架期;卡拉胶;生理机制;
摘要:为探究金针菇的添加对香肠脂肪氧化、蛋白质氧化、质地结构的影响,对照传统中式香肠,以添加质量分数2%、4%、6%、8%、10%鲜金针菇及干粉为实验组,对香肠的酸价、羰基价、质构及脂质过氧化物抑制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干粉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4%,鲜金针菇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8%;随储藏时间的延长,香肠中的脂肪、蛋白质氧化加剧;适量添加金针菇,可以显著提高脂质过氧化物抑制率,延缓中式香肠的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香肠中添加金针菇,可以改善香肠的组织结构,延缓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提高脂质过氧化物抑制率,有利于改善香肠品质. 关键词:香肠;金针菇;脂肪氧化;蛋白质氧化;脂质过氧化物抑制率;
扫一扫 微信咨询
© 2019 食品物性分析网-进口美国FTC质构仪-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www.texturetest.com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