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下载 > 肉及加工肉制品
资料下载
  • 16 2023-1
    不同原料肉对虾饺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4种不同原料肉(湘村黑猪、陆川猪、三黄鸡、白羽鸡)对虾饺感官品质、质构、色差及蒸煮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料肉加工而成的虾饺在感官品质、质构和蒸煮损失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陆川猪肉为原料制成的虾饺,综合品质较其他3种原料好,其感官评分最高,馅料硬度适中,弹性和咀嚼性较好,蒸煮损失率最低,具有多汁性,被接受程度高。  关键词:虾饺;肉馅;原料肉;品质;

  • 31 2022-10
    贮藏温度对即食杂色蛤贮藏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即食杂色蛤理化特性和蛋白质变化的影响,以即食杂色为研究对象,测定贮藏温度(-18、0、5、25和35℃)对其理化特性(包括水分含量、色泽、质构、pH、TVB-N含量及TBA、蛋白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即食杂色蛤L*、弹性和咀嚼性呈下降趋势,TVB-N含量、TBA和菌落总数呈上升趋势,a*、硬度和pH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b*则先下降后趋于平稳,即食杂色蛤各指标在贮藏前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TVB-N含量为评价指标,即食杂色蛤在-18、0和5℃温度下贮藏30 d与初始品质差异不显著,考虑其安全性,在-18、0、5和25℃贮藏180 d,在35℃贮藏90 d时均未超标,仍可安全食用。本研究结果皆为即食杂色蛤加工贮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即食杂色蛤;品质变化;蛋白质氧化;

  • 24 2022-10
    真空包装基围虾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新鲜度分析---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以基围虾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包装方法,分析基围虾在冷藏(4℃)和冻藏(-16℃)条件下的品质变化情况。以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质构特性为指标,结合电子鼻对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基围虾的气味进行检测,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其新鲜度。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贮藏的基围虾菌落总数和TVB-N值均呈上升趋势,温度越低,上升越慢;贮藏期间pH值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电子鼻分析结果与菌落总数结果保持一致,能有效区分不同新鲜度的基围虾。  关键词:真空包装;基围虾;贮藏温度;新鲜度;

  • 17 2022-10
    影响潮式卤肉相关工艺指标分析---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该研究以传统潮式卤水的加工工艺烹调卤肉,使用多种香辛料、调味料加入糖色熬制出潮式卤水。以标准化的潮式卤水为介质,对一定规格的猪肉进行卤制,研究其卤制时长与卤制温度的相关性。采用感官评定和质构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潮式卤肉在80℃下,卤制25 min时,其肉质硬度最低、口感佳、感官评分最高。  关键词:卤肉;潮式卤水;加工工艺;感官评定;质构分析;

  • 10 2022-10
    响应面优化鱼糜藕夹夹馅加工工艺---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以pH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为指标确定鱼肉的成熟时间,以持水性确定鱼肉的斩拌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魔芋胶、食盐、鸡蛋清、复合磷酸盐对鱼糜藕夹夹馅黏结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为:魔芋胶0.15%,食盐1.9%,鸡蛋清15%,复合磷酸盐0.4%,在此条件下,鱼糜的黏结性为0.588 g·cm,感官评分为88.34,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速冻鱼糜藕夹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藕夹;鲢鱼鱼糜;黏结性;感官评分;响应面;

  • 10 2022-10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超声波联用改善低盐罗非鱼糜凝胶的特性---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为改善低盐罗非鱼鱼糜的凝胶特性,该实验以冷冻罗非鱼片为原料,对微波-超声波联用辅助低盐热诱导凝胶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超声功率和处理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根据所得试验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20 W,超声功率330 W,处理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为(403.30±15.91) g·cm、持水性为87.88%、白度为81.76,分别比传统1.5%(质量分数)NaCl处理组提高了63.62%、10.54%及5.76%。与其他不同加热方式处理对比,微波-超声波作用下低盐罗非鱼鱼糜的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及全质构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通过扫描电镜发现微波-超声波处理组的凝胶结构最为均匀致密,表面平整光滑,更有利于提升鱼糜的质构特性。因此,复合物理场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罗非鱼鱼糜的凝胶性质,还能有效降低钠盐的摄入量,对后期新能源低钠盐淡水鱼鱼糜制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罗非鱼;鱼糜;低盐;微波;超声波;凝胶特性;响应面分析;

  • 8 2022-10
    响应面法优化锅包肉炸制工艺---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目的优化锅包肉炸制工艺。方法以质构、色差、理化、感官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查淀粉种类、初炸温度、初炸时间、复炸温度、复炸时间对锅包肉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锅包肉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各影响因素对锅包肉的影响顺序为:复炸温度>初炸时间>初炸温度>复炸时间,初炸温度与复炸温度、初炸温度与复炸时间、初炸时间与复炸温度交互作用对感官评分的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马铃薯淀粉,通过初油炸温度175℃、初炸时间100 s、复炸温度210℃、复炸时间50 s,在此条件下油炸锅包肉颜色均匀金黄、香气浓郁、软硬适中、具有良好的脆性和感官品质,感官评分为98.40分。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具有可行性,可为锅包肉的工业化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锅包肉;油炸;工艺优化;响应面法;

  • 8 2022-10
    温度对四川醉虾品质的影响研究---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醉虾是一类生食菜肴,特色调味工艺赋予了醉虾独特的风味,为提高四川醉虾的食用品质与延长其保藏期,以感官品质、硬度、弹性、咀嚼性、色泽、菌落总数为主要指标,研究醉制温度对四川醉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可延缓醉虾感官品质的下降,5℃温度条件下制作的醉虾在各时间点的感官品质优于其他样品,在醉制1 h时综合感官品质最佳。在3 h内,随着醉制时间的延长,醉虾的硬度、弹性、咀嚼性指标值呈下降趋势,L*、a*、b*值均在增加,在25℃温度下,醉虾的菌落总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在5℃和15℃条件下,醉虾的菌落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低温有效延缓了四川醉虾的质地品质、色泽的劣化,菌落总数降低,温度越低抑制作用越明显,低温对醉虾的品质产生积极作用,醉虾的品质指标与感官评价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四川醉虾的加工保藏及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四川醉虾;温度;品质影响;调味;质构;

  • 19 2022-9
    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水分迁移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为探究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的食用品质和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本实验以添加黄酒、木瓜酒、啤酒和混合酒烹制的红烧肉为研究对象,运用低场核磁共振仪(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F-NMR)和质构仪、卡路里量热仪等检测红烧肉食用品质、质构特性、营养成分和内部水分弛豫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通过感官评价得知,黄酒组的红烧肉整体可接受度较高;而木瓜酒组红烧肉的脂肪、蛋白质和卡路里含量数值最高,分别为51.95、38.55 g/100 g和623.50 kcal/100 g;啤酒组的水分含量最高,含量高达31.55 g/100 g;黄酒组红烧肉的硬度和剪切力值最低,分别为31.54和2.06 N,肉样达到理想口感和嫩度;黄酒组的L*(亮度)值和a*(红度)值较高,色泽更加红亮。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发现,啤酒组的弛豫时间T21最短,水与底物结合更紧密,不容易流失,木瓜酒组的弛豫时间T22最长以及峰面积T22最大,红烧肉中的自由水含量最高。综上所述,烹制红烧肉过程中添加黄酒烹制的红烧肉成品各方面综合最佳,其次为混合酒(黄酒+啤酒)组效果次之。该研究结果为红烧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也为进一步探究酒对中华传统菜肴质地、滋味的影响机制提供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酒;红烧肉;水分迁移;质构特性;食用品质;

  • 29 2022-8
    金针菇的添加对香肠脂肪氧化及蛋白质氧化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为探究金针菇的添加对香肠脂肪氧化、蛋白质氧化、质地结构的影响,对照传统中式香肠,以添加质量分数2%、4%、6%、8%、10%鲜金针菇及干粉为实验组,对香肠的酸价、羰基价、质构及脂质过氧化物抑制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金针菇干粉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4%,鲜金针菇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8%;随储藏时间的延长,香肠中的脂肪、蛋白质氧化加剧;适量添加金针菇,可以显著提高脂质过氧化物抑制率,延缓中式香肠的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香肠中添加金针菇,可以改善香肠的组织结构,延缓脂肪及蛋白质的氧化,提高脂质过氧化物抑制率,有利于改善香肠品质.  关键词:香肠;金针菇;脂肪氧化;蛋白质氧化;脂质过氧化物抑制率;

  • 15 2022-8
    低温贮藏中华管鞭虾肌肉品质及组织蛋白酶H活性变化---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下中华管鞭虾组织蛋白酶H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变化情况,以中华管鞭虾为对象,分别在冷藏(4℃,0~6 d)和冻藏(-18℃,0~120 d)条件下,比较分析完整虾组和去头虾组肌肉pH、持水力、硬度、弹性、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水分含量及各亚细胞分级中组织蛋白酶H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整虾和去头虾肌肉pH均不断升高,但去头虾组pH升高幅度略低于完整虾组;虾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完整虾组和去头虾组在冷藏至6 d时分别降低了38.32%和30.88%,在冻藏至120 d时分别减低了61.67%和52.09%;在整个冻藏过程中,两组虾的硬度和弹性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冷藏贮藏过程中则始终呈现下降趋势;组织蛋白酶H在不同亚细胞分级中活性变化不同,冻藏条件下两组虾组织蛋白酶H酶活整体低于冷藏条件下酶活,且完整虾组组织蛋白酶H活性整体高于去头虾组。综上,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相比于完整虾形式,以去头虾的贮藏方式更有利于对虾肌肉品质的保障,且组织蛋白酶H活性受贮藏温度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不同贮藏方式下中华管鞭虾理化特性及组织蛋白酶活性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华管鞭虾;肌肉;低温贮藏;亚细胞分级;组织蛋白酶;

  • 8 2022-8
    蛋白质氧化和酶对草鱼重组鱼肉品质及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为探究蛋白质氧化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对草鱼重组鱼肉品质和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采用芬顿氧化体系对草鱼重组鱼肉进行不同程度的氧化,通过测定重组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量和总巯基含量,以及重组鱼肉的质构特性、色差、持水性及体外模拟消化率,比较不同氧化时间和TGase对重组鱼肉品质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只添加NaCl)和试验组(添加NaCl和TGase)的羰基含量均随氧化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总巯基含量随氧化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羰基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巯基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凝胶强度、L*值(亮度)、a*值(红度)、W值(白度)均随氧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体外模拟消化结果显示,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和BCA蛋白浓度均先增加后降低,试验组的各消化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可为草鱼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蛋白质氧化;谷氨酰胺转氨酶;草鱼;重组;体外模拟消化;

  • 1 2022-8
    巢脾多糖在调理低脂猪肉丸中的应用研究---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该文以0.4%的巢脾多糖分别替代0%、20%、40%、60%、80%和100%的脂肪,考察脂肪替代比对低脂猪肉丸的色泽、保水性、硬度、弹性、咀嚼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脂肪替代比的提高,色差值中L*(亮度)值、b*(黄度)值显著上升;硬度、咀嚼性和弹性均显著增大;保水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脂肪替代比为40%~80%的产品感官较佳。选用最佳的脂肪替代比60%,以茶多酚为对照研究巢脾多糖对调理猪肉丸的保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观测的第4天~第8天,添加巢脾多糖猪肉丸的挥发性盐基氮值及酸价值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说明蜜蜂巢脾多糖对猪肉丸有较好的保鲜性能。  关键词:巢脾多糖;猪肉丸;脂肪;感官性状;保鲜性能;

  • 25 2022-7
    超声辅助腌制对卤鸭制品品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为改进传统静置腌制工艺、改善卤鸭制品的品质,利用超声腌制技术实现对鸭腿肉的精细加工,运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影响卤鸭腿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超声辅助腌制卤鸭制品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腌制鸭腿的感官评分和剪切力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中药汁质量浓度,以剪切力为指标的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72℃,超声时间29 min,中药汁质量浓度0.05 g/m L,所得最佳卤鸭腿剪切力为19.12 N,相对误差为4.18%,与预测值接近,响应面法能很好地对卤鸭腿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比较试验也表明超声腌制品质优于传统腌制,超声腌制可以显著改善卤鸭制品的品质。  关键词:超声;卤鸭制品;响应面法;工艺优化;品质;

  • 25 2022-7
    超声波协同微酸性电解水对小龙虾净化及品质的影响---美国FTC质构仪

    摘要:为了探究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净化工艺,采用超声波清洗协同微酸性电解水减菌技术对小龙虾进行活体净化处理。本文以小龙虾的菌落总数、芽孢总数及清洗液浊度为评价指标,以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浸泡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为单因素水平,研究了微酸性电解水对小龙虾的减菌效果和超声波对小龙虾的清洗效果。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质量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减菌效果越好。当微酸性电解水有效氯质量浓度60 mg/L,处理小龙虾50 min后菌落总数和芽孢总数分别下降了4.26 lg CFU/g、500 CFU/g,减菌率分别达到了99.99%、92.61%;使用超声波技术对小龙虾进行清洗处理,超声功率50 W处理50 min后小龙虾存活率为100%,清洗液浊度为181 NTU,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波技术协同微酸性电解水对小龙虾活体净化处理后,小龙虾初始菌由7.17 lg CFU/g降到3.52 lg CFU/g,净化效果显著优于车间气泡清洗工艺(P<0.05)。小龙虾净化前后的营养价值和品质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工艺合理有效。  关键词:小龙虾;微酸性电解水;减菌;超声波;活体净化;品质;

Contact Us
  • 联系QQ:1022476406
  • 联系邮箱:sales@ensoultech.com
  • 联系电话:86-010-83993592
  •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603室

扫一扫  微信咨询

© 2019 食品物性分析网-进口美国FTC质构仪-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www.texturetest.com )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9053995号-7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服务热线
86-010-83993592

微信服务号